Panasonic 20mm F1.7
使用這顆小巧的餅乾鏡也好一段時間了,好不容易用一個禮拜六下午,抽點時間來為它寫寫回顧。
EM5 ISO500 F1.7
如果今天我要出門跟朋友小聚或是上教會,這顆餅乾鏡絕對是最佳選擇。
某種程度上來說20mm F1.7完美的實現了M4/3系統的訴求:小巧的體積與理想的畫質,在43打響招牌的初期,這管實在功不可沒。
EM5 ISO2000 F1.7
GX1 ISO160 F1.7
對於大部分從消費型相機跨到可交換鏡頭的使用者來說,雖然等效40mm的焦段稱不上廣,但是畫質絕對是「有感」升級。
EM5 ISO320 F1.8 針孔相機效果
對焦是它的弱項,對於O家的使用者來說尤其如此,對焦慢就算了,暗處或反差大的地方更常常拉風箱,即便是二代鏡也沒有針對這點作改善(畢竟結構沒變)...
你當然不能期待用它來拍追焦,它也很難為你捕捉移動中的小孩或正在暴走的米格魯。
GX1 ISO160 F2.8
那麼…它究竟是不是顆好鏡頭?直接一點的說,它還值得我們留在防潮箱裡面嗎?
EM-5 F2.0
毫無疑問,即便有暴力的小奶和焦段相近的17mmF1.8,20mmF1.7依舊有其出眾且無可取代的優點。
第一:便宜的售價,絕佳的C/P值讓20mm成為低預算者的好朋友,你放心,它的畫質絕對對得起它的價格,更別提在二手市場的行情。
EM5 ISO200 F1.7
第二:泛用性高、方便好用的焦段,等效40mm進可攻退可守,三五好友合照退遠一點沒有問題,室內拍照掛大光圈毫無壓力,桌上美食更是它的強項。
EM5 ISO200 F1.7
EM5 ISO800 F1.8
第三:無敵小的體積,它的體積與其他定焦Kit鏡沒什麼差別,但是大光圈與出色的畫質表現卻截然不同。如果你不是隨身帶著相機包的發燒友,體積與重量絕對是決定你會不會帶它出門的關鍵指標。(事實上,我身邊不少朋友連GF都懶得放入包包裡面…)
第四:開放光圈就是可用光圈,雖然縮一點光圈可以有更好的表現,但是光圈全開也不會讓你失望,尤其在需要更淺的景深或更多快門數的時候。
EM5 ISO100 F1.8
綜合來說,20mm1.7帶給我很好的使用體驗,我相信它的長處切中多數人日常使用的需求。
輕便的體積讓你可以很容易的放入包包中不會凸出一大管,適中的焦段即使是在室內也不難發揮,F1.7的大光圈更可以讓你在昏暗的環境盡可能的保留足夠的快門數以及畫質。
EM5 ISO2000 F1.7
總而言之,如果你需要一管隨身攜帶,紀錄日常生活的定焦鏡,這顆20mmF1.7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